对企业来说,想要发现用户的真实需求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管理大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在新书《与运气竞争:关于创新与用户选择》里也指出,用户很少能清楚地说出自己的需求。我们想要了解用户,不是想要了解用户本身,而是想要了解用户购买某个产品或者服务所要完成的任务。用一种最常见的说法就是,用户买的不是电钻,而是想要在墙上打一个孔。对于如何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书里介绍了一个思维实验。想象自己正在拍摄一部记录短片,片子的主角是一个在特定背景下努力想要取得进步的人。
这个短片应该捕捉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这个人想取得什么样的进步?他想取得的进步涉及到什么样的功能、社会环境和情感因素?比如,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笑起来很美。
第二,搞清楚事情的背景,这个人是谁?他在何时何地做了什么?那些希望自己笑起来美的人,可能是觉得自己的牙不够好。有人可能会说:“为了保持牙齿洁净,我每年会去看两次牙医,该做的也都做了,但牙齿还是不够白”。
第三,这个人在取得进步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阻碍?比如,他们试过了几款美白牙膏,但都没什么用。
第四,用户有没有用一些不完美的方法来应对任务?他们是不是在用一款不够理想的产品?还是说他们对困难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比如,用户买了一款很贵的美白牙齿的套装,但不方便的是,要戴着难看的牙套过夜。
第五,用户对于更好的解决方法的“质量”的定义是什么,以及愿意此为付出什么代价?这些牙齿不好的人希望得到专业牙齿护理的美白效果,不想花太多钱,还希望能简单方便地让牙齿变好。
通过上面这几步,你就可以对用户的真实需求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不仅能挖掘出用户“任务”中的实用层面,而且可以触及看不见、说不出,又至关重要的社会和情感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