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中国的五种不同产业

知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把包括中国在内的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现有产业,划分为五个类型。在2018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林毅夫介绍了他的观点,并且对五种类型的产业分别给出了建议。

第一个类型是追赶型产业,也就是说同样的产业,我们的技术、质量跟发达国家有差距,还处于追赶阶段的产业。

第二个类型是已经领先的产业,比如我们的高铁、家电产业中的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微波炉等产业,已经是国际上最先进的产业。

第三个类型是转型产业,指的是曾经领先,但是随着经济发展,这个产业的比较优势在丧失,因此这个类型的产业公司会转移到其他国家,逐渐退出我们的经济,比如一些制造业领域。

第四个类型是弯道超车型产业。林毅夫说,弯道超车型产业的特征是产品研发周期特别短,比如半年一年。而且,在研发时,主要投入的是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由于研发时间短,投入的并不多。因为中国在人力资本上的优势,在弯道超车型产业上,完全可以同发达国家竞争。这些产业有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等。

第五个类型是战略型产业。这类产业的特征是,研发周期特别长,长达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战略型产业的研发,对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投入要求都很高。

林毅夫说,对于这五类产业,创新和保持竞争力的方法也不同。比如,追赶型产业,需要继续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来实现赶超;领先型产业要继续保持研发投入;弯道超车型产业要利用中国在人力资本上的优势。

对于转型产业,林毅夫给出的方法是两个:向产业链中高附加值的部分转移;或者把这部分产业转移到中国西部或海外工资水平较低的地区,继续保持比较优势。对于战略型产业,林毅夫的建议就是,因为周期很长、风险很大而且回报率很低,民间资本其实是不愿意进入的,但是战略型产业又实在非常重要,因此,它需要政府的金融支持或政府采购支持。

以上就是知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对中国五种不同类型产业的划分。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en_USEnglish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