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是一名在西方世界很有影响力的国际关系学者。他曾经担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他还曾经是一位外交官,担任过新加坡驻联合国大使等职务。马凯硕的很多作品,都和东西方的力量对比、合作和冲突有关,比如他之前写的《亚洲人会思考吗?》《新亚洲半球》等。
在他的新书《西方输掉了吗?》(Has the West Lost It?)里,马凯硕继续探讨这个问题。《金融时报》首席经济学家马丁·沃尔夫把马凯硕的观点总结为:“首先,西方之前赢了;其次,如今西方快输了;最后,西方必须适应现状。”
西方之前对世界的主导,是因为西方国家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领先。但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也都意识到了科技的作用,并且开始学习西方在这方面的成就。它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随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迎头赶上,“由全世界八分之一人口主导的时代即将结束”。
马凯硕的建议是,西方世界必须适应这一点。西方,特别是美国,必须吸取历史上的教训,“大幅减少干涉并且大举增进合作。它必须停止傲慢和往往十分愚蠢的干涉主义。”
马丁·沃尔夫赞同马凯硕的观点。在他看来,尽管世界总体上已经取得了让人赞叹的进步,从贫穷率、人均寿命等各项数据看都是如此。但是,进步带来了新的挑战,从管理大规模城市化到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都是我们要面临的挑战。其中,最大的风险是“全球冲突和环境灾难”。而这两个风险,都需要代表富裕国家的西方世界与其他国家合作。
现在的问题是,“在全球层面上相对衰落的大国对自己地位的改变愤愤不平”。而且,一些国家的人因为境遇相对下降而变得愤怒,这都会导致对合作的排斥。但是,如果要维持进步和控制风险,就必须合作。
总之,只有东西方的合作才能解决目前发展的风险和挑战,但是国际关系专家却担心西方世界的心态会影响这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