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和同样也是历史学家的儿子小麦克尼尔合作出版了一本全球史普及读物:《麦克尼尔全球史:从史前到21世纪的人类网络》。在这本书里,两位历史学家把网络和联结作为一个理解人类历史的核心概念。
接受《上海书评》采访时,小麦克尼尔说,他不认为文明这个概念是理解人类历史的最好方法,尽管史学大师汤因比曾围绕这个概念写了名著《历史研究》,之后很多学者也把近代和现代东西方的冲突称为“文明的冲突”。
小麦克尼尔说,他强调联结性,否认文明之间是独立分离的,“我自己并不将历史看作印度文明、中国文明、日本文明等的集合,我认为它是一系列人类社群的联结,所以我也不太接受‘文明’这样的概念,它们常常限于精英文化,很少提及普通的村民、牧人等等。几个世纪以来,历史学家和其他学者觉得这种分类很有用,但它们主要用于理解精英文化,社会最上层百分之一的人,他们能识文断字,了解宗教传统等等,这一分类对理解大众没有太大帮助,所以我倾向于弱化单个文明的重要性。”当然,不同的社群和文化之间的确存在差异,但他会用“社会差异”、“文化差异”来表述。
在他看来,人类历史上的很多变革都来自于“联系”,“当个人和群体接触到新的思考方式、新技术,还有新的疾病时,这可能会改变他们的思维和社会。这种联系常常是人类社会变革的驱动力。”比如天花传到日本、丝绸之路的建立、佛教传入中国,都是这种联系网络的代表。
总之,历史学家麦克尼尔认为,用网络和联结的视角看待人类历史,比用文明的视角来看要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