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社交网络上说服别人这么难?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商学院的助理教授舒尔德尔(Juliana Schroeder)通过一项对300多人的研究发现,对于同一个人、同样的观点,如果能听到表述者的表达,人们会比仅仅阅读书面文字更容易接受。《快公司》杂志的一篇文章介绍了舒尔德尔的这项研究。

舒尔德尔说:“与阅读书面信息相比,从对手或其他人那儿听到一个信息能够让你感觉到对方也是人。其中一个原因似乎是,表述人在说话时,声音(例如声调)里所具有的副语言线索带来的多样性,显示出他们是深思熟虑的。”

副语言线索,指的是一个人在沟通时语音表达方式尤其是语调、语气的变化。

根据这项研究,靠发短信、微信、邮件等书面沟通,其实是一个糟糕的方式。原因是,在阅读文字的时候,我们更容易把对方“非人化”,也就是我们没有办法应用同理心,将心比心地去理解他们。我们看到的只是他提出的观点。

如果看到一个我们认为是脑残的观点,我们很容易就认为,提出这个观点的人,也是一个没脑子的人。但是,我们会忽略,他们提出这样的观点,可能也有他们在具体情境中的理由。正如我们自己也会在一些场景下犯错犯傻、或者迫于苦衷而说一些话。因此,如果不得不靠书面交流,那么,你最好谨慎组织语言、斟酌用词,做到冷静理智、有理有据。

所以,同那些跟你持有不同观点的人辩论,社交网络其实是最坏的选择。原因非常简单,首先社交网络上的辩论基本都是通过文字,你没有办法通过声音和图像来展示单纯信息之外的东西;其次,显然你也很难字斟句酌去跟对方讨论。“有限的字数、社交媒体使用者碎片化的注意力,都将使你的说服工作变成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

因此,下次不要再试图通过微博、微信或者邮件说服其他人接受你的观点,更好的方法是,跟他面对面谈。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en_USEnglish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