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罕·帕慕克的代表作品包括《我的名字叫红》《雪》《伊斯坦布尔》,他的第十部长篇小说是《红发女人》。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帕慕克分享了他对小说创作的看法。
在帕慕克看来,一部好小说首先要符合现实主义的标准。《红发女人》中的主角,与一位挖井师傅产生了父子般的感情,当人们读到这部小说时,以为帕慕克只是在写挖井人,描写一些技术性细节,比如主角怎么找钱,为什么他们需要井,以及建筑的历史、细节,人们之间的冲突等等。但读完后,读者会发现一些超越了现实层面的“其他的”东西。帕慕克说,小说是作家所写主题的现实层面,但同时作家也在写一些更深入的、其他的东西。就像他在《红发女人》写的一句话:“你的书须是像我在最后剧目中的独白一样,既发自肺腑,又宛如神话。既像发生过的故事般真实,又要像一个传说般亲切”。这个“其他的东西”还会启发读者的想象,作者也会因此而满意,但它很迟才会出现,而且作家也不能确保每次创作都能做到这一点。
帕慕克曾多次公开提到,孩子般的纯真是他写作时最需要的状态。创作时他会坚持自己的纯真和幽默,只管写,写,写。从开始写作至今,他平均每天都会写作10小时以上。他发现,写长篇小说时,坚持纯真会比较容易,因为长篇小说里有抒情、政治的、更具描述性的调式以及更理性的情境。但篇幅短的小说里不能“纯真”,这是因为短的文本是强力克制的,所有东西都要相互指涉,不能有太多的抒情,也不能不知道接下来要写什么就写下去。帕慕克说,小说其实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你不知道为什么会写,另一部分关乎克制,并赋予你所写的东西意义。这样来看,写短篇小说其实会比较难,因为作者必须时刻意识到那是关于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