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年:中国能从以色列教育体系中学到什么

7月2日,经济学家许小年在“第四届中以科技创新投资大会”上,介绍了中国与以色列在教育体系上的差异。福布斯中文网整理了许小年的发言。

许小年介绍:“按人均计算,无论是人均的专利,人均的诺贝尔奖得主,人均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以色列都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而且,像中国一样,以色列高度重视教育。不过,两国的教育体系却有很大的不同。

许小年评价说:“中国的教育强调知识的积累和正统的承传,要求学生牢记正确的答案不可偏离,偏离了正确的答案就要受到惩罚。最直接的惩罚就是你考不上好大学。而以色列的教育重视的是学习方法,独立的思辨和质疑的精神。”他介绍,在以色列的学校,老师会鼓励学生挑战现有的结论,勇敢发表观点,哪怕这些观点是明显错误的或是事后被证明是错的。

许小年表示,中国有四书五经,以色列有宗教典籍《塔木德》。在中国,从西汉以来,儒家学说就在中国被尊为正统,四书五经成为标准教材。儒家的孔子和孟子代表了学术的最高水平,而且是后人无法且不可以超越的最高水平。以色列的《塔木德》里记录了两千多位拉比(拉比在以色列代表教师、牧师、法官、社区行政官等多种意义)的言论,拉比们会根据一个题目或一个事件,提供了多个角度并且是针锋相对的观点。在每个题目的论述之后,《塔木德》不会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而是让读者自己在争论中体会先辈的思想,体验他们分析问题的方法。

许小年认为,以色列的现实告诉我们,启发性的教育,自由的思想,包容的环境,对于培养创新精神,塑造创新的思维有着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以上,就是经济学家许小年对中国与以色列在教育体系上的比较。希望对你有启发。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en_USEnglish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