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是第一家拆除了美元投资架构之后在国内A股上市的科技公司。2015年上市之后一度很受国内投资者的追捧,市值曾经高达400亿人民币。但是如今公司的市值下跌到不到50亿。7月6日公司公告说,创始人和控股股东冯鑫持有的部分股份被法院冻结,又让暴风再度被媒体关注。7月9日,暴风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冯鑫和公司市场部负责人的对话记录,作为暴风对此次事件的回应。在其中,冯鑫很坦诚地反思和总结了造成公司当下困境的原因。我们把这部分摘编了出来。
冯鑫把原因归结为三点:
第一点是,暴风没有利用自己作为上市公司的优势,在市场上进行融资和并购。冯鑫反思说,同期上市的其他公司比如昆仑万维和迅游,都在三年内做过融资和并购,但是,“由于我和团队在这方面零经验,能力也很差,所以没有完成任何一次的融资和并购”,导致了暴风上市后,“最有价值的能力完全没有被释放”。
第二点仍然是关于资本和钱的。冯鑫认为,自己和团队对“不同属性的钱有不同的使用方法”这一点没有明确的认知。在这里,冯鑫主要是指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股权融资的成本很高,要求公司出让股权;债权融资不需要出让股权,但是要面对利息和偿还的压力。“债权的钱没有认清应该如何运用,实际上我们是当成股权的钱来用的。股权融资也要向投资人负责,但责任是把公司经营好。使用债权的钱,在每一笔融资发生的时候,就要对它的最终结果负责。”这一次的股权冻结事件,就是由此引发的。
第三点是关于业务专注度的反思。暴风上市之后,布局了虚拟现实、互联网电视和体育几个新业务板块。在冯鑫看来,如果足够专注的话,首先应该只做电视和虚拟现实公司魔镜。然后,如果对虚拟现实的产业环境变化足够敏锐,就应该更早一年聚焦在互联网电视上。
总之,这三个问题是:上市公司没有融资和并购,对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认识不对,以及在业务布局上的贪婪。
冯鑫在谈话中提到的应对方法,最重要的就是重新专注。他会用10%的精力对那些“在膨胀心态下的业务进行梳理,大量的减负和重组”,包括暴风影音、暴风体育和暴风的虚拟现实公司魔镜;然后,剩下的精力用在确保互联网电视业务能够持续增长,“这件事需要的资源和钱永远都是第一位的重要。”
以上就是暴风创始人冯鑫对自己上市三年来教训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