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这几天我们都在聊《创新者的窘境》这本书,和“价值网络”这个词。最近我看到了一篇刘大可老师写的文章,说的是生物学。但是我觉得恰好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这几天讲的话题。
这篇文章问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你说那些顶级的掠食者,就是什么霸王龙啊,什么狮子老虎啊,他们在自己的竞争环境中,已经是最凶猛的存在了。那如果给它们足够的时间,他们可不可能进化出人类一样的智慧呢?
你看,这个问题,对应到我们这两天说的话题,是不是就等于是在问:那些现在特别厉害的公司会不会一直厉害下去啊?他们已经没有天敌了,没有克制他们发展的力量了,他们是不是就会一直发展下去呢?
我们都知道,生物演化的规律几乎就是人类社会演化的一面镜子。生物界很多的答案,往往会给人类世界的问题一个很好的参照。
顶级掠食者能不能一路发展成和人一样的智慧生物呢?刘大可老师给的答案是:不会。为什么不会?因为不划算。
我们来算两笔账。第一,顶级掠食者,高居在食物链的顶端,意味着没有天敌来吃它。怎么做到?当然要长得体型庞大。第二,体型越庞大,它们的能量需求就越大。他们在吃别的物种的时候,小动物就不够塞牙缝的,也只能吃大型动物。其他大型动物也会不是白给的呀,他们也能跑能打,所以,顶级掠食动物必须跑得更快、更强、牙齿和爪子必须够锋利。
这在进化中构成了一种强烈的正反馈,就像攻守双方的军备竞赛,顶级掠食者就是这场竞赛的冠军保持者。所以,你别看顶级掠食者威风八面,打遍天下无敌手,但是在演化的过程中,保持这个蝉联冠军的地位,是非常不容易的。
它们靠暴力取胜,就必须不断地喂养暴力,一刻也停不下来。
这里面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印度尼西亚有一种科莫多巨蜥,它的新陈代谢就比较慢,也不需要吃得太多。它们有一项本事,就是唾液中有毒,它们会突袭咬伤猎物,让猎物严重失血,而且得上败血症,经过长达几天甚至数周的跟踪才最终吃到猎物。
不过别忘了,它们生活在哪儿啊?印尼啊,那是岛国啊。在它们生存的那几个小岛上,与世隔绝啊,没有其他大型食肉动物竞争啊。所以,它们才有条件变得这么悠闲。
而其他环境里的顶级掠食这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它们面对的竞争环境非常残酷,而一旦养成了对暴力的绝对依赖,在进化中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也就是说,它们所有的进化潜力都会消耗在几个单一的性状上,比如牙齿啊、爪子啊、速度啊,一直达到生理极限才罢休。其余大多数性状都丧失了发展的机会。这种现象在生物学界被比喻成“进化的单行道”甚至“进化的死胡同”。
“进化的死胡同”的另一个经典案例是刀嘴蜂鸟,它们以管状花的花蜜为食,嘴越长越容易吃到花蜜;而管状花长得越深,越能让刀嘴蜂鸟凑近它,接触更多的花粉。结果刀嘴蜂鸟的嘴比全身都长,除了花蜜什么都不能吃了;管状花也长得太长太深,不能有别的授粉者了。这两个相依为命的欢喜冤家谁也离不开谁了。一旦环境有变化,其中一个的生存出了问题,另外一个也可能活不下来了。
理解了这一点,你就明白了。为什么自然界那种周期性的大灭绝,顶级掠食者总是很难幸存。短期内的强势,长期看,反而就成了弱势。能力太强,导致生存能力反而变弱。
好了,我们还是回到那个问题,为什么这些顶级掠食者,没有办法进化成人一样的智慧生物?这个问题还有一种答案:就是智慧对于生存没有什么用。至少短期看没有什么用。
首先我们得先简化一下智慧这个词。这个词要想精确定义,可能永远也办不到。但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我们可以简单地把智慧理解成发达的神经系统。可是,神经系统实在是太昂贵了。
就拿我们人来说,一个大脑消耗了人体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能量。而且神经与肌肉不同,你不用它的时候,它的能量消耗也不会明显降低,这就像在体内埋下了一个不断吞噬能量的黑洞。这么昂贵的东西,小家小户养不起啊。
这是成本。那收益呢?神经系统发达,有收益,但是这个收益是递减的。发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完全是一种负担了。
不仅如此,神经系统的功能是严重分化的,是分块的。感觉、运动,记忆、情绪、决策、语言、逻辑和意识,等等。那你说一个物种,在资源有限能量有限的情况下,它会优先发展哪些功能呢?你看,这又是一个选择问题了。进化过程就是不断面临选择。
非洲大象的大脑其实也很发达,只不过发达的是负责听觉和记忆的部分,即配得上那对大耳朵,也能在漫长的生活中记住沙漠里所有水源的位置,这个记忆力水平很高啊。
还有,狗的神经系统里面,嗅觉就很发达,能识别数百万种味道。
可是我们人类的智慧,不只是这些和感觉、运动相关的神经功能啊,人类智慧的最大本事,是能够抽象,就是把一个事物的某一种特性从它本身上剥离下来,然后变成概念,然后在大脑中的神经系统里面运算,这才是人类神经系统最擅长的事。
比如,我们看见一棵树,管他是什么树,我们都可以把它抽象成“树”这个概念。所以你看,地图炮,说某个地方的人不好,怎样怎样,虽然和高人比,这是认知能力不发达的结果,但是如果和其他动物比,这恰恰是人类的专长。他把一个概念抽象出来了,进化成地图炮也是不容易的啊。总之,有了这种抽象能力,人类的文明才算有了起点,我们才能说自己是智慧生物嘛。
但是,你说这种能力对于顶级掠食者能有啥用?是能跑得更快?还是能咬得更狠?这种昂贵又没有用的摆设性功能,他们是不会买单的。你看,现在的食肉动物,比如猫科动物,在攻击能力上已经近乎完美了,但是一只猫是很难理解“连接原理”的。
什么叫“连接原理”呢?就是一根绳子,扯一头,就能让另一头动。就这么最简单最初级的因果关系,一只猫是理解不了的。所以有人才开发了很多猫玩具嘛,让猫去玩命地扑一个点,而人躲在后面操纵那个点。
所有的物种,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生存困境,也都面临着资源不足的问题,不管他们看起来多么凶猛、强悍。它们的演化方向,是很难摆脱这些限制条件的。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建议你去听一听吴伯凡老师的《认知方法论》课程,其中用一周的时间专门讲了这个问题,叫“生态位与选择压”。
你看,在一个网络里越强,就越有可能封死自己的未来发展之路。这不仅是这两天我们讲的企业发展的现象,甚至不是人类社会的现象,而是整个生物演化的规律。
不过,问题又来了。人类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人类会发展出智慧了呢?人类是怎么跳出这个大陷阱的呢?
这个话题,我们明天接着聊。
参考文献:
《如果史前的各种顶级掠食者幸存至今,会进化出高级智慧吗?》,微博问答@刘大可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