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期 | 人类的突围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昨天我们留下了一个话头儿。既然发达的神经系统既耗费资源,又没有什么用,那人类为什么偏偏发展出了发达的神经系统,从而拥有了高级智能呢?人类为什么会成为几十亿年生物发展史上唯一的例外呢?

这个问题当然极其复杂了,不是我们这种小节目能够回答得了的。我们的关注点在于,和一个企业一样,每一个物种都是被它的价值网络限定了发展方向的。

人类是通过什么方法,逃出了它的价值网络的限制,发展到今天的?搞清楚人类是怎么突围的,对我们观察今天企业的生存,也有借鉴意义。

根据刘大可老师的说法,第一个原因是食物来源。

顶级掠食者,霸王龙、狮子老虎,他们的食谱非常单一,只能吃肉。表面上看,这是高据在食物链顶端,很威风。但是带来了两个结果。第一结果,我们昨天说了,造成了它们对价值网络严重的依赖。

第二个结果呢?是食物链的能量转化其实效率是非常低的,每经过一个环节,能量损失能达到80%,这就导致顶级掠食动物的种群数量被严重限制住了。

比如一头成年狮子每天可以吃掉10到40公斤的鲜肉,一个20头的大型狮群每天就要消耗200到800公斤鲜肉,相当于一两头斑马,一年就要消耗几百头上千头斑马,那它取食的范围就必须达到几百平方公里。这个成本太高了,所以狮子的种群是没有办法扩大规模的。它们的生存太脆弱了。

所以说那些食谱比较广泛,杂食性动物才是更有希望的物种,比如人类的祖先,那群灵长目的猿猴,就是一群吃得极杂的动物,从树叶、果实、种子到昆虫、青蛙、幼鸟等小型动物,再到偶尔抓到的大型猎物,这就算加餐了,什么都吃,这在缓解取食压力的同时保证了营养供给。

其实,即使是顶级掠食者,要想穿越严酷的环境周期,长期间生存,也要靠这个本事。比如说灰狼,在大型猎物缺乏的时候,它们也不拒绝狐狸、兔子、老鼠、蜥蜴这样的小型猎物,甚至不拒绝野果和块根。所以狼的生存能力极强。

这其实对我们今天的生存也有启发。当杂食性动物,不是说什么钱都要挣,搞多元化经营啊。而是你外部的协作网络能够自如切换。

最著名的例子是曾国藩有一次写家书给他在老家的弟弟,说咱家在当地是大户人家,不缺钱,但是你们也要经常去找人借一点钱。

为啥呢?第一是显得咱家也是有求于人的。这是有意示弱。第二呢,有钱的时候借钱,肯定不会还不上,这就会积累信用。大家知道把钱借给你是安全的。第三,这是最重要的一条,你不断地借点小钱,就知道谁家会帮助我们,谁家不愿意帮我们。这样万一真到要急用钱的时候,你就知道找谁借了。

你看,这背后就暗藏了一个随时准备好,要切换协作网络的思维。现在的企业也是一样,账上即使有钱,也要经常找关系好的银行贷款,积累信用,也积累合作关系网络,以备不时之需。还有,很多创业者不停地上各种商学院,认识各行各业的同学,你说他有什么现实的用途,没有。但这也是在积累切换协作网络的可能性。

当然,光凭这一条,就想进化出高级智能,还是不可能的。人类之所以有高级智能,关键还在于力量的来源。

力量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单一的力量,还有一种是社会协作带来的力量。而后一种力量才是真正可以扩展,有弹性的力量。

道理很简单,任何单一的力量,不管强大到什么程度,都必然会有负面作用。比如,体型大的动物,一方面当然是力气大、动能大,但是同时也必然很难提起奔跑的速度,也不容易隐藏。而合作就能弥补这些缺陷。

比如,我小时候看电视节目《动物世界》的时候,就觉得,这雄狮真是徒有其表,长得那么威风,但是平时都不参与劳动,捕食都靠母狮子,它是坐享其成,真是个绣花枕头,光好看了,亏它还敢叫狮子王,完全是个吃软饭的家伙。

但其实这是对雄狮的误解。雄狮的体重是雌狮的两倍,而且长着发达的鬃毛,在大草原上,太惹眼了嘛,它是很难靠近猎物的,狩猎的成功率很低。

所以它就有了自己的分工,用狂暴的力量去干其他食肉动物,这都是竞争者,保证狮群能够独享一片领地。还有就是,打猎结束后,击退前来抢劫的鬣狗,保卫胜利的果实。当然如果要面对特大型猎物,比如长颈鹿和非洲象的时候,它们也会帮忙。正是因为这样的分工合作,狮子才能超越所有竞争者,成为热带草原上顶级的掠食者。

但是所有动物的分工合作网络,哪怕细化到了蚂蚁、蜜蜂的那种程度,它们都有一个问题,就是网络没有弹性,合作不能扩展,基因里面决定的合作是啥样就啥样了。而人类不同。十万年前左右的一次基因变异,让人类拥有了语言功能,这就彻底改变了人类分工和合作的能力。

你可能会说,动物也会通过鸣叫,动作,来传达信息,组织合作啊,人类语言除了表达能力更丰富,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有本质不同。语言学上有一个词,叫“易境性”,就是换一个环境还能起作用。什么意思呢?你看,动物的信号,只能在当场发生作用。但是人类语言可以超越时空,换一个环境还能表达。

比如人类可以说,昨天、刚才、以后、明年,这是超越时间,人类还可以说,20里外、山头上,这是超越空间。就像我们小时候听的那种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王国,这种超越时空的易境性的语言,是人类独有的。所以人类的分工协作网络就可以变得超级广大,而且非常有弹性。

在今天的市场中,其实也出现了一个新的物种,就是那些互联网大公司。像腾讯、阿里、Facebook、亚马逊,他们已经大到了那种程度,但是还可以飞速增长,似乎没有极限。哎,这跟我们这一周讲的因特尔那种大公司不一样啊,它们怎么就没有被自己的价值网络困住呢?它们怎么就能大者恒大呢?

对,在底层逻辑上,这些大公司能突围,和人类从所有物种中能突围是一样的。新的技术赋予了他们不断可以建立新的价值网络,不断扩展分工合作的弹性。

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我建议你再去听一听曾鸣教授的《智能商业20讲》,这是我们得到App里的一门免费课程。曾鸣老师提出来,未来的公司想要持续做大,关键是两条。第一,是不是有网络协同效应,第二,是不是有数据智能驱动。

你看,这两种能力,本质上都是不仅增大了分工合作,而且是增大了分工合作的弹性,可以把新的力量,新的个体,不断地拉到自己的价值网络里面,让分工合作适应变化的环境,产生不同的变种。

这一周我们讲的这个话题,合起来就是两句话,只要是强者,必有其牢笼,只要是牢笼,就必有突破的办法。

这个办法,不仅在分工,不仅在网络,关键是弹性。

好,明天是周末,罗胖精选再见。

参考文献:

《如果史前的各种顶级掠食者幸存至今,会进化出高级智慧吗?》,微博问答@刘大可先生

zh_CN简体中文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