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期-5 | 好产品是“社会催产素”

这段时间,我拿这套方法论,见什么拆解什么,发现很广谱。

举个例子,我们的冠名商,中国联通。中国联通跟很多视频网站都有合作,叫免流量。这是一个优惠活动。我们能不能把它设计成一个产品呢?

1. 片段选择:不是所有的流量我都给你免费,我们来做选择。比如,你最想推荐给朋友看的10部电影,你只要推荐,你的10位朋友看这些电影就免费。

2. 塑造感受:每年请一位导演做今年这个活动的代言人。当然也可以设计一个卡通人物。

3. 流程设计:其实这是群众推荐电影的一个奥斯卡。最后落幕在一场盛大的颁奖典礼上。

4. 时空边界:选择一个有趣的地点,比如阿那亚。一个特定的时间,比如9月22日中国联通品召日。

5. 意义:“联通发现日”。或者干脆就是那句:“创新,与智慧同行。”影视行业的创新,和爱电影的人的智慧同行。

其实,带着这个视角,你有没有发现,前面我们讲的那位大佬每周和老婆的“烛光晚餐”,以及李希贵校长讲的“随时表扬、定期批评”的心法,其实都是这样的展览,或者“产品”?我们这个“启发俱乐部”没准将来也可以和中国联通合作,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成为这样的“展览”和“产品”。

我们的生活,自古以来,也长此以往,都是被这样的展览、产品塑造的。

再往深层次来看一下我们今天谈到的话题。

一个产品之所以可贵,一个展览之所以成为景观,就是因为它是反本能的。

人的本能,是无止境地索取资源,无边界地释放欲望。而产品设计,就是要遏制这样的本能,确立这个边界。

昨天跟一个朋友吃饭,是一个很智慧的妈妈,她女儿十几岁。她就讲,我对孩子三管三不管。不管吃、不管穿、不管学习。管三件事,看什么书、做什么运动、交什么朋友。

为什么呢?她说很简单,后三件事是重大选择,决定了这个女孩未来获取幸福的能力。我觉得这个妈妈真的好智慧,其实她在干什么?她在帮女儿选择,获取边界。

吴伯凡老师谈到过一个问题:什么是唠叨?

请注意,唠叨,不是说得不对。而是丧失了对自己控制,丧失了边界感。看见什么说什么,有点像足球比赛的解说员,丧失了对他人感受的理解力。

为啥?因为人老了之后,身体当中的一种激素,简单说就是“催产素”的分泌下降了。

催产素不是女性的专利,男女都能分泌。它的作用,就是让人的心情从动荡到平和,看什么都顺眼。你握住自己孩子的手,拥抱自己心爱的人的那个瞬间,就是分泌催产素的感觉。

我们继续追问:为什么催产素会有这个作用呢?它的作用就是让你忽略那些不重要的事情,把真正重要的事情在你的整个精神世界凸显出来。

催产素就像摄影艺术那样,把一切不必要的、枝节的、噪音的事物从你的世界里赶走,那留下来的就是美的。

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对智慧有一个定义:所谓智慧就是明白自己应该忽略什么。

我们说这个人很有智慧,首先表现在他能忽略好多无关紧要的事情,然后将注意力集中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反过来没有智慧的人就是严重关注种种无关紧要的事情,而对真正重要的事情漠不关心。

所以,今天我们讲,什么是产品?

答案有两个:

第一,产品是用户难题的一个解决方案。

第二,怎么解决?通过给用户做一个展览。让他忽略不重要的事,在真正重要的事上确立边界。

这个过程,就像是为社会制造“催产素”。所有的美好产品,都是“社会催产素”。所以,产品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en_USEnglish
Scroll to Top